愛神,又稱“三相神”,
如其名,愛神有三個面,
是由毘濕奴、濕婆與梵天結合而成的,
毘濕奴代表護持,濕婆代表毀滅,梵天則代表創造。
三位神的組合創造了所謂的平衡者,
依循早期信仰,代表最原始的平衡,
也表示了和平共處的理念。
愛神的神像上分別有三顆頭,
分別代表毘濕奴、梵天與濕婆,
這三顆頭的頭上還有一顆頭,代表吠陀,
具知識與啟示等涵意,
進而衍生出愛的意思,
也就是”愛神”這個稱號的由來。
愛神的由來
愛神是最高之神的意思,屬印度教的神祗,
由毘濕奴、梵天和濕婆的結合而成,
宇宙的最初什麼都沒有,
只有黑暗與空洞,沒有所謂的白天與黑夜,
只有一位永恆的修道者,
這位修道者天生具有生殖與毀滅、創造與破壞的雙重人格,
所以沒有固定的樣貌存在,
他在宇宙中任意飄流,
不知從何開始,也沒有所謂的結束,更沒有所謂的死亡。
這位修道者就是濕婆,
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,也有毀滅者的名稱。
濕婆天生具備高強的能量,
並以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一名女性,
名為烏瑪黛維,也就是神的母親,
並讓她創造了毘濕奴,
當時這三位神是天界內最高的神,以濕婆為主,
三位神合力創造了世界。
因濕婆天身俱有可破壞世界的第三隻眼,
怕自己會毀了世界,於是封毘濕奴為最高之神,
也就是守護神,要維護他們一起創造出來的世界,
深怕自己會毀掉世界的濕婆便封閉自己,永久沉睡著。
承繼濕婆,毘濕奴成為天界最大的神,
有維護宇宙的責任,
為避免濕婆的覺醒會以神火毀掉世界,
於是毘濕奴居住在水里,如此一來便可隨時保護宇宙。
有一天,毘濕奴一覺醒來後發現肚臍長了一朵蓮花,
因此將這一朵有生命的蓮花變成了梵天,
梵天被創造出來後,開始創造有生命萬物,
因此被封為“創造之神”,名列三大神祗之一。